星期六(24/9)我們一家三口去了飲茶,最初坐下的時候,對面搭枱的亦是一家三口,不過他們怪怪的,相信他們已吃飽了一段時間,因枱上已全無食物。父親正十分專心的在看報紙,啊!應該是在看馬經,母親正呆呆的含著一條牙籤,大概四歲的兒子則在座位上轉上轉落的。突然母親開金口,怒罵兒子坐不定,不知所謂....,兒子則扁著嘴表達他想走,母親像借了聾耳陳隻耳般,繼續責罵......直到兒子哭了,就停下來,奇怪,原來是要他哭......。作為父親的,不單沒有救兒子一把,反而在暗笑,仿似在說「抵你死」......很可怕!
他們終於都走了,新來的也是三口子,組合是兩母子和婆婆,婆婆的年紀相信也已達八十了,身體看來十分健壯,還有一副醒目相,孫兒也已有二十了。他們那歡顏的溝通,也挺吸引;相互的問候、關心,看來相當溫馨,那真誠的氣氛,感覺的確令人十分舒服。
這兩家人予人的感覺的確有天壤之別,究竟問題在那裡?相信是在於你如何選擇你的生活方式;你會選擇滿足自己而去忽略別人的感受(只顧著看馬經),抑或放下自我,與周遭的人一起分享,分擔。我自己的一家人又如何?我們當然已經選擇了後者,一起開開心心,瘋瘋癲癲,盡情的一起享受了一頓豐富的午餐!
我只希望到我年紀老邁的時候,我的一家人是一幅予人溫馨舒服的圖畫,而不是一幅令人生怕的畫像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